前文提到,数年前,在六王爷的管辖下,青阳城方圆百里的大小帮派,烧杀掠夺,大肆霸占各类朝廷资源,甚至直接威胁辱骂地方官员和驻军衙卫,当真是嚣张到了极点。
而小皇帝身边的四圣将萧石让奉命亲临王府,请六王爷入京赴宴不成,单独一人一日之间肃清了整个王府近三百人。
随后,叶辛入主青阳城。
短短两年功夫,便让青阳城由原来的二十多万人口,翻了一倍多,达到了目前的六十多万人。人口的红利与工商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同时给青阳水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兵员,水师训练有素,战船火炮无坚不摧,青阳城的声威与软硬实力一涨再涨,俨然成了东南沿海诸城中的领头老大。
多少地方部队为了能够装备上一批青阳城出产的武具,整个城从掌政的官老爷到打杂的小吏,无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千方百计节省出一笔巨额费用来采购“青阳造”。
而率先用“青阳造”完成装备更新的部队,上到将军,下到小卒,只要是与附近的兄弟部队见面,少不了就是一顿吹嘘,说话的嗓门都比以前大上三分。
甚至是江湖人,除非又聋又瞎,否则绝对不会对青阳城出产的军工品感到陌生。哪怕是只对民间销售次一等的民用品,各类刀枪剑斧也算是不可多得的走江湖利器。
叶辛还带来了另外两人辅佐自己。
文有纳兰安康,他是一位二十五岁上下的外族青年,年少时因战乱流浪中原,被一老翁抚养,之后这一老一少于十五年间游遍了大凰上下三十九城。纳兰安康悟性极佳,年纪轻轻便胸怀雄才大略,学识渊博而灵活变动,屡屡献出妙策。其中把青阳城一分为四的“十八方略”就是出自纳兰安康之笔,这位青年堪称神来一笔的建城方略,叶辛是从内心由衷折服的。
武有拓跋雷,也是位外族人,头戴红羽盔,双手各持一把长刀,叶辛对其有不杀之恩,不计前嫌收其为贴身侍卫。某次远在外地为官的叶辛,获悉家中老母被不明江湖人士掠去,拓跋雷一人一马持双刀奔袭五百余里,斩杀江湖某个帮派五十余人,从血人堆里救出了叶辛的老母亲。其后在归返途中,再次斩翻陆续前来追杀的三十余不明贼人。由去至返共计七天七夜,拓跋雷浑身皮开肉绽,双刀也崩断成了两把小匕首,他眯着眼,吐着血,浑身颤抖着,将老母亲扶到了叶辛面前,这个硬汉才昏倒过去,当真是忠勇无双。
年近四十的叶辛城主,无论去到何方为官,都待两人如亲生兄弟,两人也不会因叶辛的官阶大小升降而心生二心,都深信着这辈子跟着叶辛不会错。
而对那战功显赫的青阳水师,叶辛在保留几位德高望重功勋老将的基础上,采取军功考核制刺激选拨中低层军官。同时,在家属区建造大量居所,完善医疗机构,保障了退伍老卒、伤残军官都老有所居,病有所医。第三,定期组织联姻庙会,促使青壮年军官成家立业,育养子嗣,对青阳城产生归属感。
整个叶辛集团的运营操作,就是大凰皇朝杨氏中央集权统治阶层的一个缩影。
不拘一格,大力举荐青壮实干派,敢于开拓革新。
叶辛当前仍感到不满意的,是那些盘根错节、大大小小的各类江湖帮派,虽然这两年也动过些刀枪,治服了几个不老实的蛇头,但仍有数十个搅屎棍时不时给自己添麻烦。
渐渐入冬。这南方的夜,也有些变得寒风袭人。
江南的城有许多河流,小河边的青石板上原本墨绿色的青苔,开始渐渐黯淡。市井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货郎走夫,一边用各地方言吆喝着,一边挑着货担游走在灯红酒绿下。红楼赌坊里的店小二弯低了腰,一口一个爷地迎着贵宾豪客。阁楼上的头牌绾人红袖添香,倩影婉约,琵琶莺歌献着笑。酒肆里香浓的桂鱼汤咕嘟咕嘟翻滚着,红烧狮子头滋滋地冒着诱人的油泡沫儿,酥黄爽口的金钱虾饼里面剁了些马蒂,一口咬下,鲜爽中带着些甜味。切得方方正正大小适中的象牙鸡条裹了鸡蛋清,细细炸成金黄,再浇上一勺大厨精心熬制的卤水,那香味能把天上不食烟火的神仙都钩下凡。
据说,这几道菜肴,是先帝打天下的时候,最爱吃的四道江南菜。大凰境内已经十年无战火狼烟了。这十年,足够好些人忘了伤痛。
不知关外的胡杨林,是否染黄了戎边将士们的斑驳的发。
城主府最高的楼上,是纳兰安康的办公之处。
纳兰安康为人爱洁,颇重外观,这办事厅堂里里外外,一景一物,他都要在每日鸡鸣时起身,亲自打扫布置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
论外貌,他有着外族人那立体的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