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景市已入秋,天气不燥不冷,是一年之中最惬意的季节。
于凝正在巷子口的便利店买面条,七挑八选,还是没找到母亲平日买的那种,封纸是绿色的挂面。便利店的老板见她神色紧张,问道:“小姑娘啊,找什么呢?”
于凝从货架中抬起头,双手胡乱比划:“就那个绿色的,上面画着一个人头,那种面条还有吗?”
她身形偏胖,双手肉嘟嘟的,这样比划起来有点滑稽。便利店老板忍不住笑起来,脸上的褶皱也向上提了提。
“那个啊,卖完了呢。”
于凝脸上流露出遗憾,说:“我可喜欢吃那种面条了,下次老板进多点呗。”
便利店老板在这开了十几年,附近的居民也都混了个脸熟,他知道她是老于家的胖姑娘,爽快的应:“行嘞。这个牌子的挂面卖得可好,是该多进点货。你明天再过来看。”
于凝应了声好,随后挑了几根双汇火腿肠,结账。
一阵微风吹过,巷子边几棵高壮的银杏树窸窣作响。于凝一路走回去,和巷子里的各个邻居挨个打着招呼,氛围很是热闹。于凝白白胖胖,性格温柔开朗,住在这里的大婶大伯都很喜欢她。
回到家,于母正在做红烧肉,家里肉香四溢。于凝跑到厨房,眼巴巴地看着还未出锅的红烧肉,喉咙处滚了滚。
于母见她一脸馋相,笑着说:“小馋猫,去打电话给你爸,可以回家吃饭了。”于父在一家公司里做文员,上班处离家并不远,脚程半小时,骑自行车只用十多分钟。
明天是于凝上高中的第一天,为了庆祝,于父回来时提了只烤鸭。于母忍不住嗔怪:“家里都那么多菜了,怎么还买烤鸭?”
于父笑嘻嘻地解释:“这不明天就开学了,给阿凝庆祝嘛。老婆,就吃一次。”他身材偏胖,五官端正,一笑起来看上去喜气洋洋。于母的气消了大半。
于母当年是老家乡下闻名的大美人,对她有意思的小伙子多的能排条队。按照于母的说法,就是上门提亲的人都把门槛踩破了。可于母最后选择了于父,这个其貌不扬,有点微胖的男人。
偶尔两人吵架时,于母也会调侃当年怎么就看上于父。但更多时候,于母和于父相处都十分和谐。可以说,都是于父在让着于母。在于凝看来,于父“不与人争”的胸怀,才是赢得美人归的主要原因。
于凝老家有祭祖的习俗。家里通常会摆放着列祖列宗的牌匾,逢年过节,或者遇到重大事件时,会用新鲜水果,和丰盛的菜品祭拜祖先牌匾,一是缅怀先祖,二是祈福。燃香、烧纸钱时还要对着牌匾虔诚的磕头。
于母菜做好后,三人一齐把菜端到桌上,舀上三碗白米饭,摆好筷子。
祭祖用的桌子是长桌,右边的果盘上摆满了各种应季新鲜水果,左边则是按照习俗摆放的饭菜。于父把铁盆里的纸钱点燃,于母在烛台上燃香。
等于母把香插好后,于父用木棍翻着纸钱,好让其烧的彻底。于凝自觉地鞠三下躬,又就着地板上的海绵垫子磕了三个头。
于父在一旁念念有词:“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我们阿凝高中生活顺顺利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习进步……”
接着,于父和于母相继磕了头。纸钱燃尽后,整场祭祖仪式也算结束。
饭桌上,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些见怪不怪的家常话题,衬得整个家暖洋洋的。
于母烧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各种调料放的刚刚好。于父和于凝吃的不亦乐乎,于父伸筷正欲再夹,被于母拦住,说:“老于,你不能再吃红烧肉了,你上次公司体检不是血脂高?少吃肉,多吃青菜,你得减肥了。”
于父缩回筷子,小声地说:“行行行,都给咱女儿吃。”
于母看他一眼,又给于凝夹了块红烧肉,说:“阿凝你这顿多吃点,马上就要念高中,还在长身体呢。”于凝考上了景市最好的高中,于父于母十分开心,整个假期,于凝在家里都受到十分的优待,这导致她又胖了几公斤。
在母亲的投喂下,她吃了半碗红烧肉,还有半条鱼,一个鸭腿。正在于母夹另一个鸭腿给她时,她摸摸圆滚滚的肚皮,连忙说:“妈,我吃不下了。真的撑了。”
鸭腿兜兜转转便到了于父碗里。
生活看似缓慢而平淡的进行着,马上,于凝便要进入新的人生阶段。人总要离开避风港湾,去经历风雨,感受世间万象。想到这,她对未知的高中生活既有好奇,又有不安。
第二天去学校报到时,于母非要陪着去,于凝无奈地说:“爸妈,学校离家不远啊。再说今天开学,学校门口人肯定很多,你们就不用去增加人群拥挤度了。”
于母只能叹口气,说:“行吧,你长大了。去的路上单车骑慢点,好好看路。听到没?”
于凝点头,挥挥手便骑上崭新的那辆自行车,一溜烟就消失在巷子口。
新的一天学校果然人山人海,除了新生,还有陪伴新生来报名的家长。虽然学校之前有通知,不让家长进入校内,但还是有许多家长跟着孩子来到学校,然后又在门口的围栏前望穿秋水。
于凝把自行车停好后,跟着人群汇入高一教学楼。
第一高中的教学楼整体为砖红色,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楼上,看上去庄严肃正。
于凝胖胖的身躯挤在同学群里,额间不自觉地冒汗。突然人群往前推了一下,于凝踉跄几步,撞到前方的人。那人高挺清瘦,被撞到后也有些身形不稳。于凝急忙道歉:“对不起,同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