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殿前论道
天元历四月初五,天下大瑞,宜居家成事。
出云城皇城大殿之上,皇上高高在上端坐龙椅,文武大臣分列殿下两旁,只是今日仿佛与往日升朝大不相同,在皇上的龙椅左侧,破例出现一尊华贵的梳木椅,陈峰一身青衣坐于椅上。殿下在文武百官之前,也多了几位一身儒装的老者。殿门口,文武百官的身后,顾长老、一凡、清风和明月等十数位正义盟高层也赫然在列。
殿外一声钟鸣,升殿,报事官再唱诺一声,百官肃立,三呼万岁,陈峰也立起一揖。皇上起身亲手将陈峰让回椅上,然后袍袖一摆,让众官等平身。
皇上道:“皇族檄文众唧家应该已看到了,今日应本皇的异姓兄弟、青衣候陈峰的要求,开此殿议,就以此檄文为本,是为论道。诸位当可畅所欲言,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即便是言语稍有过者本皇和青衣候均不追究。而且今日应青衣候的要求,将我朝的几位大儒也请到殿上,希望为了我朝的兴旺发达,大家尽可评说,但是,皇族之意可能并不以这次殿议为准,结局如何,诸位也不必操心,暂且放开来就事论事吧。”
陈峰心中暗自点头,皇上这一番话可谓是刚柔相济,即表明了态度,也维护了皇族的尊严,说白了,今日论道完全是应了陈峰的要求,但皇族禅让之心已定,即便大家都不同意,皇族也可能会一意孤行。
皇上话音刚落,殿下立刻闪出一人,原来是张大将军。“皇上,恕为臣斗胆,我以为青衣候爷文韬武略在我出云帝国不做第二人想,但最难得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做为出云的一份子,一心为国,没有一点私利,即使身陷险境也不退缩,几番东征西讨大家有目共睹,为臣有幸曾追随候爷东征,为候爷的气度所折服。今日我皇族做出此决定,臣下并无异议,我也是皇族一员,甘愿追随候爷。”张大将军这一番话掷地有声,而他是代表着出云的军方将领,他这一表态,诸多武将尽皆应和。
“张将军此言不妥。”一旁又闪出一位老者,乃是两朝老臣、左臣相张禄,“我出云帝国乃泱泱大国,王者更替是大事,这禅让之礼不是儿戏,与古制不合,更无先例可循。况且虽然候爷之功绩有目可睹,但毕竟不是皇族血脉,如此之举,帝位道统何在?”
旁边太师也出列道:“皇上,老臣等对青衣候爷也十分的仰目,但一朝为帝,成就大统是国家大事,皇族统领出云多年,历代明君兢兢业业,无一人荒废过朝政,即使当今皇上,也是处处为出云百姓着想,并无任何过错,如此废帝重立,恐大臣不服,若由此引来朝庭动荡,非是我族的本意,还请皇上三思。”
许多大臣也附和着点着头。前列的几位大儒交头接耳片刻,一位老儒越众而出,长揖而言:“皇上,今日既为论道,实是青衣候爷的一番深意,我等明白。我们几人承蒙皇上召见,心中也有几分不解,想请候爷为老朽几人解惑,不知可否?”
陈峰微微一笑,拱手道:“几位大儒客气了,有话但请讲出,陈峰虽然不才,也会一一为之解说。”
老儒道:“这其候爷所说之道指的是何道?其二,治国之道与候爷所追寻之道是否为同一个道?其三,如若候爷执掌大道,便为执道之人,那么候爷打算如何引领出云百姓走入大道?我等空读百年书,求道已久,只想明白候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望候爷为之解说一二。”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