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游汴州幸得敬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次王师范路过汴州,驻地在治所浚仪县,这没有错。

    只是第一次来到陌生之地,不知道的是,其实汴州治所是开封县和浚仪县合称的。

    浚仪县居西,管理西界,这里有浓厚历史印记的名地,足有三处。

    对于此时游览汴州的王师范而言,它们就是景点,还不收门票,在前世爱好旅游、尤其是自驾游的王师范看来,太爽了!(无声鄙视,有点小吝啬,太抠门)

    这三处景点合称“一门二沟”。

    一门指的是夷门,它曾经是战国时代魏国国都大梁的十二座城门之一。

    魏国著名隐士侯嬴曾为夷门监者,他甘于贫寒家境,不受魏公子无忌的厚赠,年七十,仍为国事奔忙,千百年后的人们,都来此处缅怀高节之士,王师范更是肃然起敬。

    二沟指的是枯遮梁沟和琵琶沟。

    其中枯遮梁沟可是鼎鼎有名,不过这名声是杀名,是用大梁城中的累累白骨堆积而成,是血腥与无情。

    秦始皇二十二年时,秦国对魏国发起灭国之战,名将王翦之子王贲为此战主将,他见大梁城很难以人力攻下,就在此沟引水漫灌大梁城,终至魏国国灭。

    此战不得不发人深省,可能有的人熟记的是水淹之计,后世亦不乏效仿王贲者,如明末崇祯十五年的水淹开封。

    王师范却在心中打定主意,“若他日我掌汴州,定不让此悲剧重演”。

    暂且抛却道德层面的拷问,单纯从军事角度去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秦以来,攻城技术确实远落后于筑城技术,不管什么名将,面对坚城也没脾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末五代,也就是王师范所处的时代。

    就像刚刚发生的东都洛阳陷落,为什么会震动天下?

    因为就是贼军再多,想要强攻东都洛阳,也只能撞得灰头土脸,若想攻下,就等着城里粮尽吧,哪有那么容易!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天下哗然,哗然于官军信心的崩溃,竟然弃守而降,不得不引人遐想,“难道大唐气数已尽?”

    这种局面一直到后世宋朝才会有所改观,因为火药出现了,还把它应用于军事领域,坚城不再是难以攻破的神话。

    但对于此刻的王师范来说,那都是百多年以后之事,而且自己穿越得太匆忙、太草率、太意外,也不知道能不能鼓捣出火药来?

    “如果有一盆火药摆在我的面前,我不会让你变成曾经,在失去你之前,我必须造出你的妹妹。

    虽然有点黑、有点儿小爆炸,但那不是尘世间最痛苦的事。

    此刻,让我最后悔莫及的是,明明很爱你,却忘了你的配方!”

    小戏骨心中深情告白黑火药,可惜,并没有回应。

    怪谁呢?

    怪小戏骨用情不专、情感不挚吗?

    不!要怪,只能怪他,初中化学没学好!

    若是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穿越前可以带上一件物品。

    他会选择化学书。

    若是用两个字来感谢穿越系统的厚爱,“必须要有黑妹配方!”

    咳咳,这个语气太没诚意,系统看穿了他的抠门本性,必须让他裸穿!

    “不给就算了,抠门的系统!”

    小戏骨原谅了系统,也原谅了自己。

    谁让咱是文科才子呢?

    早就和化学符号形同路人,也许化学符号因为长情、或者我的帅气,至今久久难忘,但我却没有多余的感情分给它,兄弟真的记不住!

    枯遮梁沟,引发了小戏骨的无限惆怅。

    琵琶沟,是自汴州西边的中牟县界流入通济渠的,要说此沟就不得不提隋炀帝杨广。

    正因这位资深旅游爱好者,当年想去江都游玩。当然,毕竟这哥们是皇帝嘛,应该说是欲幸江都。

    于是乎,命人在大梁城西南凿渠,再引入汴水,即是此沟,也称蒗宕渠。

    开封与浚仪本在一座城内,因地处东边,故管理东界。

    开封东门外就是汴水,昔年往来不绝的舟船,到了此时,已是寥寥,不负繁盛,曾经忙碌的码头,也陷入了沉默无声,唯有汴水流淌依旧。

    沿水北上二里,有一地,名为沙海。

    此处早已枯竭,其旁有块石碑,记录了它曾经的辉煌。

    王师范走进石碑,从略有模糊的字迹中了解到,原来此处曾被隋文帝杨坚疏凿,并引汴水注入,方使隋军舟师沿此而下讨伐南陈,平定南陈之后立碑记功。

    沿水而下,开封东南六里,有一处天然高出地面的百米平台,其旁有禹王庙,传说此处为春秋时师旷吹乐之台。

    后经西汉景帝之弟梁王刘武增筑,故名“梁王吹台”,后因附近居住繁姓人家,民间也俗称“繁台”。

    此处,杨柳依依、晴云碧树,地势开阔,又处汴水之滨,最是郊游踏青之妙处。

    如北宋诗人石曼卿,有诗赞曰:“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

    诗中皇都就是开封,可见立身此处,足可瞭望开封,故此地,自然是守卫或攻打开封的必争之地。

    王师范目光如炬,想到“若我主开封,此处当驻军演武”。

    而且他特意询问了在汴水边上打鱼为生的百姓,“老伯,此汴水一年之中,水势如何?”

    王师范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汴州在历史上屡遭奇袭?”

    毕竟在地图上就能看出,此地被多条水流环绕,有此天险在手,岂能不堪一击?

    渔民老伯一看王师范等人,就知是外地人,遂热情介绍起来。

    “除了少数发洪水时会水势大涨,一年之中多数时候都是水流和缓,就像现在这样。”

    说着,伸手指向清可见底、静静流淌的汴水。

    凝视河水半晌,王师范终于想明白了,如此河水根本称不上天堑!

    搭上浮桥步兵就能过河,甚至骑兵直接就可以跨马越河,难怪后世会有靖康之耻。

    又一沉思,暗暗想到“看来欲守此河,必用骑兵!”

    一则步兵很难挡住骑兵的冲击,二则此水可以过河之处太多,甚至可以说,随处可过河,亦不夸张,如此,也就只有骑兵的机动性,才能彻底稳固防线。

    快到黄昏时,结束了一日的游览、考察,王师范等人回到城内。

    本想着寻一客栈过夜,因为破浪营驻扎在城外,由王铁、李献两将带领,王师范只是在王猛和亲兵几人的陪同下进城的。

    正巧遇见一书生模样之人,在宣武军军营前摆摊,当然,不是卖菜,而是替士卒代写书信,好给家里报个平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