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轻松随意的采访,接着再采访下一位陈主编交待的日报记者。两人乘公交车到了另一个目的地。
虽然小清打过电话约好,到了那边却未遇上,日报记者在电话里头讲手头上有点事处理,让小清等会儿,他正在往家赶的路上。
即来之则安之,小清与杏儿两人在河边拍了几张照,有一张是杏儿替小清拍的,觉着没小清本人好看。
不是杏儿拍照技术不好,而是没用过摄像机,虽说小清用起来得心应手,可在杏儿手上则顽固不灵。
看着杏儿替自已拍的美人照,小清只瞅了一眼,不满意的神情似乎很明白自个儿真实的样子比照片中的漂亮。
“叮呤呤…….”一辆自行车铃声从远处传到两人的耳边,小清抬头一看,微笑着叫道:“来啦!我们等了有一会儿了。”
杏儿抬头一看,一个稍比日报记者年长的男子脚踏一辆旧的自行车,风一样从远处慢慢刮过来停住,双手扶着车把站在两人眼前,热情朝着小清说道:“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说完,看了一下杏儿,先前滋意的热情有所收敛,眼神中带着疑问,收回视线朝小清说道:“到我陋室一坐吧!”小清笑着尾随他上楼,杏儿跟在小清后面。
杏儿觉着奇怪,为何两位记者对自已的在场表现出同样的一副表情?难道自已脸上写着:我不是采访,是潜伏打听内幕消息?又或者认为,嗨,这位编辑看上去不靠谱?
想到这儿,杏儿习惯地呶了呶鼻子轻轻哼了声。哼去一种不被人待见的的酸味!
晚报记者打开家门,请两位进去。正当小清准备脱掉鞋子被晚报记者阻止:“不用脱,直接进来吧!地方小,拖地很方便的。”
小清执意要脱,两人都脱掉了鞋子穿上拖鞋。刚一进去,一股袅袅而来的藏香扑鼻异常,让杏儿顿时精神为之一振。
小清情不自禁地说道:“哇,好香呀!闻起来特舒服。是什么香呀,从没闻过这样好闻的香味呀!”
日报记者笑盈盈地走到一张古色古香的茶座前,用手轻轻拂了拂正往香炉外面飘溢的白烟,说道:“这是一种藏族的香,听说闻这种香能与神通灵,能打通人体精脉排出毒素,持久用能延年益寿!”
两人都不同地“噢”了一声,杏儿使劲闻了一下,延长了吸气吐气的时间,贪婪地狠狠的把这种难得一闻的好香吸到身体里!
大部分文人,总会把平谈无奇的生活过得的活色活香!总会让庸俗的日子变成“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境界!
刚刚沉醉在香氛里,耳边传来一阵悦耳动听的古琴声。
朝着音乐声一看,左侧房间被一玻璃门隔断开,小小房间有两个女子盘腿坐在一张精致的塌塌米上,随意聊天象朋友般闲话家常,两人前面都放一把古琴,其中一位年轻女子长得肤白秀气,象是古琴老师,讨教的是位中年女子。房间虽小的却如麻雀窝,布置象古代闺房的味道,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古琴。
“把家布置得真好,好象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小清环顾四周感叹道。
杏儿也深有同感,一间二十来个平方米的房间被细密规划成了古琴室,书房,睡房,厨房,卫生间。
书房的面积占了整个房间的五分之三,大的象一堵墙的书架放满各种各样书籍。方格子书柜还加放了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品。
艺术品中最显眼的是昆仑奴面具,还有京剧脸谱,一个用手工制作的古代仕女布偶。让杏儿感到吃惊的是这个布偶的五官形象跟榻榻米上的古琴老师模样就如一个翻版出来的。
杏儿不由得脱口而出:“咦,这布偶怎么跟那位古琴老师这么象?”
小清转头往榻榻米上看,也“哇”了一声道:“真的很象,难道是照着特意手工制作的?”
日报记者一直笑,慢慢说道:“她是我妻子,这布偶是我在西藏旅游时无意在一家店里看到的,当时我也很吃惊,就把它买了过来。我妻子看到后很开心,照着这个布偶的样子拍了一张仕女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