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正月十八,夜。
朱由检安排在京师九门的眼线连夜入宫禀告说发现有从南边过来的难民准备趁夜色混入京师。因为形迹可疑被守军挡在了城外,对方说是从通州赶来勤王的藩王,城门守军判断过穿着如此破烂的不是藩王倒更像外地来的流民,于是果断拒绝了他们进城要求。这些自称藩王的流民在城外搭起了地窝子,看样子要赖着不走了。
第二天,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九,一大早,在皇极殿,在崇祯十七年第十九次早朝上,京营掌握印大都督李国祯哭丧着脸上奏皇帝。禀告说他手下一个千户的人马昨夜被盗匪抢劫一空,人没死多少,火器兵刃被抢去不少。
崇祯皇帝倒吸一口凉气,暗暗庆幸自己当初没把自己小命压在京营身上。
当年大明最精锐的三大营现在竟然被一群来路不明的流民打劫,大部分兵士被抢得只剩下条底裤。
这何止是耸人听闻,简直他么是丧心病狂啊,怪不得后来李自成攻到北京时,李国祯率领这群渣渣不战而降。
崇祯皇帝果断拒绝了李国祯向他索要银子的请求,然而趁着这个机会裁撤了被抢劫的这个千户的名额。
这样一来,至少下个月这一千多号人不用向他要银子了。当然,他们要是愿意加入朝气蓬勃的近卫军那就另说。
李国祯哭丧着脸退了下去,他的好基友内阁首辅陈演对崇祯皇帝刻薄寡恩颇有怨言,然而面对发生在基友身上的惨剧,他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呃,毕竟大家手里的银子都不是天上刮下来的。
打发走李国祯,崇祯皇帝又提了下漕运改革的事情,完全如他所料,不等皇帝说完,立即遭到在场几乎所有官员的一致反对,除了兵部尚书张国维,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及两位长居京师的勋贵,据说他们和山东胶州海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将近一百名大臣一齐反对,崇祯怒气冲冲,拂袖而去,早朝就这样不欢而散。
然而今天注定是痛苦的一天,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朱由检烦闷。
早朝结束,崇祯皇帝带领近卫军训练完毕,准备返回乾清宫时,王承恩气喘吁吁跑过来递给皇帝一叠奏折。
崇祯皇帝拆开奏折一看,原来说京师附近的涿州,天津,通州等地县令联名向朝廷禀告。
近日各地有青皮无赖花子流贼借着藩王练兵的名头,大肆掠夺,于光天化日下抢夺财物,***·妇女,更有甚者,裹挟藩王宗亲,兴师动众朝京师方向而去,名曰:驱除鞑虏,恢复华夏。
“驱除鞑虏,恢复华夏,”
“这名头起的好啊!”
崇祯将奏折又看了一遍,手指微微颤抖,急火攻心,感觉天昏地暗,一阵晕眩,差点摔倒在地。
王承恩眼明手快,一把扶住朱由检,张口就要叫御医。
“不要叫,要花钱的!不准叫!“
崇祯也不怕外人听见,气急败坏叫道。
虽然是特种兵附体,虽然体格强健,百病不侵,在看到通州等县发来的奏折,联想到昨晚京师城门发生的事情。这位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的大明皇帝几乎要被气吐血来。
“朕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藩王啊!”
在崇祯皇帝发布勤王令后的第十天,大明皇帝苦苦期盼的勤王大军终于抵达。
来自通州,天津,保定等地的大明藩王,呃,其实更多的是乞丐,在当地青皮无赖的裹挟下,打着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口号,出现在北京城四郊。
“陛下,这些藩王都是些远亲,有的连封地都没了,真不知道突然从哪儿冒出来的,”
王承恩望着城外练成一片的窝棚,忧心忡忡对崇祯说道。
站在崇祯身边的还有传教士汤若望,北镇抚司千户高文彩以及高文彩的得力干将王鑫沛,还有刚从凤阳赶回来的千户谷国珍。
崇祯脸色阴沉,事情发展和他预料的完全不同,本来以为让藩王北上勤王是一部好棋,现在看来,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些远房亲戚的处境看起来比自己还要艰难。
“高文彩,谷国珍,你们是怎么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