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死得不蹊跷,事情也闹得忒大,今儿留在山上的人都知道。青菀也听住持说,是她自个儿禅房里与人偷-情,被庙里的小尼姑撞破,住持捉了奸,羞得一头撞死的。撞死的时候衣衫半挂,还是寺里的小尼姑给她换了新的,抬到了榻上躺着的。
青菀听下这话,自觉无一句可信,一清那样刻板教条的人,绝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因铁着脸质问住持,“男人何在?”
住持数着手里的檀木珠子,回她的话,“寺里的人尽数在这处瞧见的,凭我信口胡说么?那般污秽的人,咱们寺里半刻也留他不得。不过问下话来,就打发走了。”
青菀再问名姓,住持所语皆是那人不堪,寺里且不愿多留,未问详名身世之类。而嘴里问出的话,也就是一清与这男人间确有私情。三五日地约了地方见上一见,百般荒唐。寺里的人都看着听着,其中没有半点错冤错判。况她还是羞愤撞了柱子自尽的,任谁也不能叫她追究了去。她不能,青菀更不能。
按住持交代下的,一清也葬在了后山。人死如泥,葬下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化作一抔黄土,不知今生,不知前世。
青菀在一清的坟前叩首,久跪不起。这一生她没什么亲人,一清算一个。跟了她七年,再疏淡的性情也有了感情。虽一清常年看不惯她这个,瞧不好她那个,总要训诫她。然便是那种种训诫,叫她日日听出关切来。因她在心里赌了誓,要查出真相来,还一清一个清白。
她瞒着寺里所有人,用身上的积攒买了一身俗家衣裳,梳一条辫子,暗地里往山下去,打听有关那男人的事,一点点顺着脉络往下探。这桩事早在山下城内闹开了去,是以打听起来也便极为顺遂。人都知道,寒香寺的姑子与一男人通奸,叫抓个现行,当场撞死了。而那男人呢,好些个人也都知道。那人居无定所,是个浪客。事发后就离开了苏州,走前与人搭闲话,说是往京城去了。
唯一的线索断在这里,青菀不能打上包裹满天下找人去,那不现实。因积了一腔的憋闷,舒缓几日,到底是按下了。这条道儿走不通,就得按下性子换条道儿走。事情发生在寒香寺,就与寺里的人脱不开干系。
却说一清的事情发生后,寒香寺里的人都认定了一清不是好人,说她,“面上唱高调,佛法大过天,事事都要拧死较真儿,然其实暗里污秽,死有余辜。”
青菀自知辩说无用,并不多言。偶或墙隅里发狠,眼目珠子便猩红得像血日一般。她细瞧寺里所有人,除了住持,瞧不出谁能下此毒计害一清。
青菀红眼自揣,从始至终,一清妨碍的都只有住持,因住持设毒计的嫌疑最大。她又想,若真是住持,怕那三个小尼姑的死也与她脱不下干系。这寺里不干净,不知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呢。怕被人扒拉出来,所以才一个个地将人逼上了死路罢。
可这些话嘴上不能说,只得心底里埋着。得有证据,拿了人见官,方才有用。倘或早早现了心思,怕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早前死三个小尼姑的时候她没有感觉,也没觉得一清日日碎碎念能赔上自己的性命。然此刻,心底里生出一束寒气,丝丝往心尖上绕。
而一清的事平息后,寒香寺的名声更是一落千丈,再无人上山烧香祈愿。寺里的姑子们都忌讳与青菀说话,平日里当个透明人,暗下里嘴碎在一处,说她,“能是什么好东西?四处游历那么些年,谁知跟着一清都做了什么?”
青菀有时得可入耳,只当没听见。她眼下没有旁的心思,只望留在这庙里寻出真相,还一清一个清白,让她死可瞑目。可这也不得顺遂,她不过在寺里又呆了几日,就在一日早课后叫住持留在了大殿。
住持一身海青,盘腿坐在蒲团上,微微弯腰搁下手里的木鱼,与青菀说:“寺里其他与你师父同辈的,都拒收你做弟子。你便这么孤身修行,总说不过去。况你佛法浅薄,发须也未尽除,需得有人教导点拨,开了慧根才好。今与你说,随你挑选。一则,你可以收拾僧袍鞋靴,下山往别处去,再寻修行之所。二则,你找我寺净虚师父,问她可愿收你为徒。她若愿收,你便留下。”
青菀听明白了主持话里的意思,这是委婉地逐人罢了。这净虚是什么人,寺里谁都知道。她虽只有二十左右的年纪,却是寺里佛法最为精深的,往常并不在寺里露面,也从不收弟子。她多是在自己禅房修行,或者接寺里大户香客,替人解说签词,说讲佛法。青菀到寒香寺有两年,拢共也就见过她三次。
让她找净虚拜师,这是为难她,想让她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