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军演已接近尾声,观礼团也陆续开始撤离。
返程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大营老军医的收容队。
赛师皇与其中的一个家伙相熟,打招呼说道:“李郎中,咋回事啊,是不是有人受伤了?”
李郎中哈哈大笑道:“可不是嘛,这两个倒霉催的家伙遇到獭兔洞了,马失前蹄摔了一跤,幸亏机灵没被踩死,哈哈。”
担架上两个倒霉的家伙哼哼唧唧,鼻青眼肿看来摔得不轻,随身携带的环首刀也好像受伤一般躺在担架上。
董平嬉皮笑脸上前说道:“兄弟,不摔几跤算不上真正的骑兵,休养几天就好了。”
“托你吉言,多谢了。”
伤兵龇牙咧嘴回答道。
“这是你们新换装的钢刀啊,能让我开开眼试试吗?”
“哈哈,当然可以!”
这家伙忍不住显摆到:“这是三十炼钢刀,相比较而言以前的兵器就是渣滓,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这还不是最好的呢,我们百夫长配发的都是五十炼钢刀,校尉以上都是百炼钢刀,那才叫神兵利器。”
“看看没问题,你可别给我磕坏了。”
董平接过沉甸甸的环首刀,仔细端详起来。
环首系的刀(刀柄端带金属环),是漫长华夏文明中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备种类。它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主力近身格斗武器保卫着华夏文明的繁衍和辉煌。
环首的出现应该是出于实用和美学的双重原因,既可以起到平衡配重效果、又可连绳套挂手稳定握持、还能坠挂饰物和刀穗。
环首刀最初是做为骑兵的劈砍武器来取代原本的汉剑。
汉剑由于双面开刃而不利于马上作战、不利于劈砍、易折断,这在对匈奴骑兵的近身战斗中非常不利。
而环首刀单面开刃、厚脊,在当时而言是最利于砍杀的兵器,加上强弩铁戟的长短程配合,大大加强了汉骑兵的攻击力(当时世界上尚未出现马镫)。
1974年7月,在山东LY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
“卅湅“就是三十炼,也就是这把刀曾经使用“百炼钢“技术将钢材折迭锻打达三十次之多,而在这把刀的刃部还发现经过“淬火“。
“淬火“是将刀刃加热到某一高温,再用水、油或空气使其急速冷却,并让工件表面硬化。
百炼钢工艺,简单理解就是将冶好的铁块或高碳炒钢,经过不断的加热折叠锻打,去掉氧化物杂质、渗碳,最终得到刀条。
除此外,汉代的刀就已经有了钢铁复合工艺,把含碳不同的钢铁按不同层次锻打为一体,使得刀刚柔相济,在剧烈的格斗中不会变型断裂;通过热处理和淬火工艺来让刀刃变得更加坚韧,甚至已经出现了覆土烧刃技术;还有精细的研磨工序,让刀在保持锋利的同时更据有了独特的美感,与当时西方的罗马短剑一样是一种优秀的制式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先进武器和强大国力的决定性作用下,汉军在后来的一系列战役中将匈奴打得元气大伤,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归附,这是后话不提。
董平挥舞环首刀对巴虎说道:“兄弟,抽出你的佩刀试试成色咋样!”
转头询问伤兵道:“对砍一下没事吧?”
“可以,一会你的朋友别后悔就行。”
伤兵自信满满,感染了他的同伴,众人都停下脚步当起了吃瓜客。
董平和巴虎纵马离开人群,相距七八十步便调转马头。
三尺三寸,沉甸甸的环首刀在董平手中挽起朵朵刀花,一看就是个行家里手;
“仓啷!”
一声脆响,巴虎从背后拔出自己心爱的佩刀。
这把佩刀是他用汉军原来退槽的兵器,请工匠重新打造的弯刀,无数次对阵青铜兵器都是砍瓜切菜般的存在。
两人纵马提速对冲,交错而过的一瞬间,两把战刀在半空碰撞,发出金属质感的轰鸣。
“咔嚓!”
巴虎手中的半截兵刃飞上半空,依旧带着嗡声舞蹈,最后就像断线的风筝跌落尘埃。
“好!”
“汉军威武!”
“匈国必败!”
…………
围观者一阵喝彩。
勒缰回转,巴虎面如死灰,他接过董平手中的环首刀平端在手,刀刃寒光闪烁毫发无损。
双手颤抖着送还环首刀,巴虎喉头一甜。
“噗!”
喷出一口热血,身躯一软便跌落马下人事不省。
断刃之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千户长巴虎崩溃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